甘谷剪紙
歷史悠久、別開生面的剪紙藝術——甘谷剪紙- 區域:甘肅天水
- 類型:工藝
- 更新:2020-11-05 14:25
- 網友“涼生 -”分享
剪紙是我國民間工藝之一。甘谷剪紙實用性廣,過年時除做窗花、掛箋,還可做燈籠、喜慶花,在農村剪紙作鞋花、枕花、帽花、肚兜花、衣袖花、圍裙花等。剪紙以單色為主,也有套角的,還有撕紙;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還有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手法多樣,內容豐富。
圖片由網友“涼生 -”提供
甘谷剪紙
甘谷剪紙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整體風格具有淳樸敦厚、艷麗喜慶的特點。所表現的題材非常廣泛,人物、花卉、動物、風景、神話故事、民間生活片段等等,都通過藝人靈巧智慧的雙手剪輯呈現出來,富有表現力。
每到年關或是節慶,無論城鄉,隨處可見各種五顏六色、古樸生動的剪紙貼在家家戶戶的門窗和家具上。許多名不見經傳的農家婦女,一把剪刀、一張彩紙,就會在其巧手中翻轉出胸中的情意,以此裝點生活,陶冶情趣。
值得稱道的是剪紙老藝人郭繼堂,她剪出的剪紙粗獷奔放,常采用大寫意的手法,或剪、或撕、或拼、或貼,組合而成。任意夸張、隨心變幻,盡顯其稚拙、古樸、傳神和奇巧險絕的審美效果。
民間剪紙之所以能夠得以長久廣泛的流傳,納福迎祥的表現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閉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災害等逆境的侵擾,激發了人們對美滿幸福生活的渴求。
人們祈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這種樸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紙傳達出來。老藝人舒惠貞、劉愛義的剪紙嚴整清麗、婉約俊秀,不僅題材廣泛、線條準確,而且富有節奏感和裝飾趣味,她們的作品被著名的民俗專家曲子貞譽為“剪下奇葩”。
目前,甘谷在剪紙藝術方面造詣較高的是劉曉英、朱有福和頡莉等。劉曉英的作品以人物、花卉、動物、風景和生活場景為內容,風格細膩,富有生活情趣。她有20多幅作品被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并獲獎。朱有福的作品以人物、龍鳳、花鳥魚蟲為主,風格明快樸實。
甘肅天水最新特產
您可能對下列剪紙也感興趣
- 網站聲明: 本站《甘谷剪紙》由"涼生 -"網友投稿,僅作為展示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