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飲茶習俗
廣州記憶:廣府飲茶習俗- 區域:廣東廣州
- 類型:民俗
- 更新:2020-11-04 16:35
- 網友“心魅ヤ.”分享
廣府人的一生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茶”在生活中是媲美于“飯”的存在,其地位在廣府人的觀念中甚至比“飯”更重要,因此有“三茶兩飯”之說,即除了午餐和晚餐,早、中、晚都要飲茶食點心。除了日常生活之外,“茶”還存在于教育、生辰、婚嫁、祭祀等儀式中。
禮儀
中國素來被稱為“禮儀之邦”,春秋時所撰的《儀禮》記載了周代士大夫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方面的禮儀,被后人奉為儒家十三經之一??鬃友缘溃骸安粚W《禮》,無以立?!薄蛾套哟呵铩份d:“君子無禮,是庶人也;庶人無禮,是禽獸也?!笨梢?,古人行事向來極重“以禮待人”?!安瓒Y”指的是飲茶時所遵循的禮儀。廣府茶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自是形成了一套情禮兼到的茶禮。
酒滿茶半,又稱作“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痹趶V府地區,在為客人斟茶時,斟七、八分滿即可。廣府地區講究“水滾茶靚”,認為水的溫度越高,煽出來的茶就越清香甘醇。在倒茶的時候如果倒得太滿,杯壁燙手,客人無法飲用,將被認為是對客人的不敬。因此俗話又有語云:“七分是茶,三分是人情?!钡陲堊郎?,又以斟酒滿杯為敬,因為此舉隱含了勸人多吃菜的意思。
服務員為茶客添水斟茶之后,茶客可屈起兩指輕擊桌面,表示感謝,這是廣府地區頗有特色的“叩手茶禮”。關于“叩手茶禮”的由來,在廣府民間流傳著兩個傳說。一說清·乾隆皇帝在微服私訪的時候,某次在茶樓隨手為身邊的侍從斟了茶,侍從不敢行大禮以免暴露身份,便屈起兩指在桌面上輕擊兩下,表示叩謝。后來這種禮儀傳到廣府民間,成為廣府茶樓的一種禮俗,是為“一盅兩件上茶樓,茶禮篤臺扣指頭,傳說乾隆周日清,臣謝君恩當叩首?!?
圖片由網友“心魅ヤ.”提供
傳說
叩手茶禮是由叩頭禮演化而來。叩頭,是古代年輕者向長者、下級對上級所行的一種以頭叩地的大禮,據《大清會典》中記載,王公百官在大朝的時候要行三跪九叩之禮。古代小說中也有對這種禮節的記載,如金·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中相國夫人做清酷時:“臨壇揖了眾僧,叩頭禮下當陽?!懊鳌ゑT夢龍的《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薛錄事服證仙》中薛少府變成魚被趙干釣起后送到公差張弼處時,少府對下屬張弼言道:“我偶然游到東潭,變魚耍子,你怎么見我不叩頭,到提著我走?”同是馮夢龍所撰的《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中秦王見太后時“膝行而至……叩頭大哭,太后亦垂淚不己?!笨梢娫诠艜r,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叩頭都是一種常用禮節。到了近代,中國社會與近代文明逐漸接軌,叩頭禮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改以方便優雅的扣手禮表示尊敬和道謝。
扣手茶禮出現的初期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手握空拳狀,叩擊手指關節。演化到今天,在表示感謝時,只需彎曲手指輕叩之間即可,甚至一些年輕人摒棄了這一禮節,改用直白明朗的“謝謝”以示謝意。
位于廣府西部的信宜鄉間,客人在接過主人的敬茶之后,不是以叩手茶禮表示感謝,而是說一聲“雷公響”以表謝意。這句“雷公響”的意思是“勞煩您敬茶實在是不應該,我怕是要遭雷劈的?!钡肋^“雷聲響”之后,客人還要自己動手再斟上一點茶,表示這杯茶是“我自己動手斟的,不敢勞駕您”。更為講究的客人,則會自己再斟上一點回敬主人,再倒上一杯留給自己飲用。
茶樓飲茶,茶盡了之后,顧客如需添水,只要揭起壺蓋架在壺上,服務員便會心領神會地上前為顧客續水。服務員不揭壺沖茶是廣府茶樓的習俗之一。此俗相傳源于清末入香樓的一樁糾紛。入香樓是廣州的茶樓之一,生意極為興隆。茶客除了飲茶之外,還喜好在此斗鶴鶉賭博。有一八旗子弟自恃家里與權貴沾親帶故,在入香樓飲茶時故意將一鶴鶉藏于茶壺之內,茶樓伙計揭開壺蓋為其添茶續水時,鶴鶉自茶壺內振翅飛起,無影無蹤。八旗弟子以飛走的鶴鶉是名貴品種為由,強訛了茶樓老板的一筆錢款。此事流傳于坊間,各茶樓均引以為鑒,不再為茶客揭壺添水。這一習俗沿襲至今。
廣府人在飲茶時十分講究飲茶禮節,這是廣府飲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這種茶禮,將飲茶賦予了廣府人審美情趣上的追求一一飲茶不僅僅是一種生理上的解渴需求,更是廣府人追求平等、和諧的社會交往關系的精神體現。
廣東廣州最新特產
您可能對下列習俗也感興趣
- 網站聲明: 本站《廣府飲茶習俗》由"心魅ヤ."網友投稿,僅作為展示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