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羅氏婦科診法
廣州嶺南羅氏婦科療法- 區域:廣東廣州
- 類型:其他
- 更新:2020-11-04 16:35
- 網友“畫一方禁地”分享
嶺南婦科,傳承百年。從一代宗師羅元愷,到首屆全國名中醫歐陽惠卿,筆者作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嶺南羅氏婦科診法”代表性傳承人,亦是嶺南婦科第三代傳承人。在傳承嶺南羅氏婦科學術觀點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創新。
圖片由網友“畫一方禁地”提供
陰陽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是中醫本原與規律的反映,貫穿于中醫理法方藥的全過程。在傳承羅元愷學術思想的基礎上,重溫經典,探討元陰元陽在生殖過程中的作用,提出“元陰元陽乃生命之根源”。從《靈樞·本神》“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币约啊鹅`樞·決氣》“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眱啥螚l文中總結出,生命的起源為兩性的神機“相搏”,父母之精就形成新生命之精?!熬迸c“神”就是元陰和元陽。元陰、元陽藏之于腎與命門。如同“水”與“火”,二者協調,則水火既濟。元陰、元陽亦即是人體的元精和元氣,一旦耗損,則生殖能力下降,繼而五臟六腑虛衰,生命之火式微。因此,顧護元陰、元陽乃養生保健之本。
對于女性生殖調節,古代醫家有“女子以肝為先天”之說?!澳I-天癸-沖任-胞宮軸”學說,亦強調腎、肝、脾三臟在生殖調節中的協同作用,但未有更深入的闡釋。筆者根據中醫經典對中醫生殖軸理論進行深入研究,提出“腎脾是生殖之水土”“水土乃孕育之本”。腎主水,為先天之本;脾屬土,為后天之本,腎脾乃生殖之水土。生命之花盛開,須水土充足。先天與后天并重,則經調而子嗣。若青春期、育齡期女性遠離故土,遷居他鄉,天癸未充,加上飲食失調,則常有月經病,甚至閉經,此乃“水土不服”,影響脾腎所致。而女性生殖能力的衰退,亦從脾胃開始,五七之年,陽明脈衰,后天之本不濟,化源不足,則先天之本漸涸,則月經量減少,艱于孕育。
肝與腎協同調節胞宮之定期藏瀉。肝主疏泄,腎主封藏。二者協調,則藏瀉有期,月經按期而至。若肝失疏泄、腎失封藏,則沖任不固,月經失調。
調經、助孕、安胎,莫不以水土為根本。包括現代的排卵障礙、子宮內膜容受性不良、卵巢功能減退、復發性流產等,均以脾腎不足為常見證候,補腎健脾為主要治法。
嶺南羅氏婦科在診法方面首重望診,先從面診、舌診以及望形、神、經、帶著眼,結合病史、癥狀與脈象,參考輔助檢查,辨病辨證,精準施治。用藥則善于使用嶺南特有之“南藥”,如崗稔、地稔為君藥之固崩止血“二稔湯”,補而不燥,滋而不膩,處處顧護氣陰。筆者帶領團隊認真梳理嶺南羅氏婦科臨證精粹,形成“嶺南羅氏婦科診法”,在2017年成功申報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8年進入廣東省非遺目錄。
對于胎動不安、滑胎的防治,筆者提出補腎以固先天、健脾以養后天的觀點,并于20世紀80年代創制了中藥新藥“滋腎育胎丸”。20世紀90年代以來,團隊從臨床-基礎-臨床深入研究補腎健脾復方防治流產的療效與作用機理。一方面通過多中心臨床研究驗證其安胎有效率,又通過子代的隨訪驗證其安全性。另一方面,首創腎虛-黃體抑制與脾虛-黃體抑制的病-證結合模型,以及妊娠滋養細胞、子宮蛻膜細胞模型等探討其藥效學機制;并證實補腎中藥復方具有上調子宮蛻膜孕激素受體(PR)表達,從而提升孕激素效應;而補腎健脾復方還有改善妊娠期細胞因子比值,降調細胞因子、上調細胞因子的作用;通過降低子宮螺旋動脈阻力、改善子宮內膜血供而提升子宮內膜的容受性。一系列的研究逐步闡明了補腎與健脾復方防治流產的作用,形成了二代優化方“助孕丸”(醫院制劑)和三代優化方“助孕寧”“減味壽胎丸”。
膏方是中醫傳統劑型之一,曾作為秋冬養陰的補劑盛行于江浙滬地區。近10年來,膏方亦推廣至南北各地。筆者根據嶺南冬短夏長的氣候特征,結合女性生理以血為用的特點,針對婦科常見病與疑難病,從調經、助孕、安胎、消癥著手,創制“嶺南婦科四季膏方”。以性味甘平的南藥配合行氣化濕之品,達到補而不燥、滋而不膩。膏方劑量偏小而費用不高,如同“涼茶”和“藥膳”一般走進百姓家。
廣東廣州最新特產
您可能對下列法也感興趣
- 網站聲明: 本站《嶺南羅氏婦科診法》由"畫一方禁地"網友投稿,僅作為展示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