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倉
清朝起義軍領袖- 【清】
- 甘肅天水人
- 更新:2021-06-03 11:28
- 網友“暖冬,”分享
李得倉是清朝時期的起義軍領袖,早年為衙役,同治回亂的時候,被推舉為首領,從事反清活動,后投降清朝,得到左宗棠的認可,被授予四品銜,后在清末病逝于家中!
李得倉
回族,張家川縣劉堡鄉李山村人,衙役出身。
同治元年(1862年)十月,張家川回民響應陜西回民反清斗爭,公推李得倉為帥,人稱“李大帥”,組成中、前、左、右、后五個營起事反清。
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李得倉集結張家川及固關反清回民固守張家川城,清廷調集雷正綰、曹克忠、陶茂林軍進攻張家川。反清軍自知難敵,遂于初七夜,開門潛遁,直奔蓮花城,與蓮花城穆生華反清軍會合。清軍追剿至蓮花城,經兩個多月鏖戰,于十月初六日破蓮花城,與蓮花城穆生華反清軍死亡數千人。
同治四年(1865年),穆生華病故后,其余部三個營投靠李得倉。
同治五年(1866年),李得倉將其五個營和穆生華三個營合編為八個營,號稱“南八營”。此后,李得倉率部轉戰于會寧、靜寧、隆德、華亭、平涼、海原、固原、同心等地。
同治六年(1867年)七月,攻入陜西汧陽、隴州、鳳翔至管中東部,與捻軍首領張宗禹聯合作戰。
同治八年(1869年)五月,在清軍追擊下在蕭河城與鹽官營何士秀一起,率領10萬人投降清廷。
同治九年(1870年)正月,李得倉赴平涼,面見左宗棠,被賞戴紅頂花翎四品銜,敕封武翼都尉、隴南鎮臺,并恩準有越級呈稟特權
同治十二年(1873年),李得倉冒險接納、庇護從云南潛逃到張家川的回民反清首領馬世麟之長子馬元章。
光緒五年(1879年),營救、保赦馬化龍之次孫馬進西。
光緒十年(1884年),李得倉派人從四川成都皇城壩清真寺接回穆生華的兒子“馬舍木蘇”。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李得倉病歿于家。
甘肅天水最新名人
- 網站聲明: 本站《李得倉》由"暖冬,"網友投稿,僅作為展示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