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名人 廣東 廣州 增城區

鄭景貴

馬來亞錫礦業巨子
  • 【清】
  • 廣東廣州人
  • 更新:2021-01-14 15:49
  • 網友“久伴多久@”分享

鄭景貴是清末時期的人物,是馬來西亞的華僑,其父親因為家貧來到馬來西亞謀生,后來鄭景貴也到了馬來西亞,和父親已經經營工商業,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富豪!

鄭景貴圖片由網友“久伴多久@”提供

鄭景貴

字嗣文,號慎興,廣東增城人。父親因生活無著只身漂泊南洋,留下他母子相依為命。久無音訊,景貴奉母命到南洋尋父謀生,在馬來西亞霹靂州隨父經營工商業,他的父親原在馬來亞經營小本生意,僅可糊口。鄭景貴去后,以其機靈聰敏,助父一臂之力,生意漸有起色。至咸豐十一年他40歲時,已躋身富商行列。

人物生平

道光二十一年(1841)步父親足跡,到馬來亞謀生。他的父親原在馬來亞經營小本生意,僅可糊口。鄭景貴去后,以其機靈聰敏,助父一臂之力,生意漸有起色。

咸豐十一年(1861)他40歲時,已躋身富商行列。

同治九年(1870)直隸大水災,捐巨款賑濟。李鴻章上報朝廷褒揚其義舉,賜“急公好義”牌匾于其故里。

光緒十一年(1885)法國殖民軍侵犯南疆,景貴捐巨款支持抗法,賞賜他及妻子林氏夫人以二品榮譽官銜并封贈三代。

光緒二十四年(1898)在檳榔嶼逝世78歲。

華僑領袖

清咸豐、同治年間,內地一些品流復雜的人流亡到馬來亞,斗毆仇殺,聚眾搶劫,對當地社會治安危害很大,僑民對此深惡痛絕,而英國殖民當局卻束手無策。鄭景貴以自己在華僑中的影響,與當局協力整治,終使這股為患十余年的黑社會勢力銷聲匿跡。他從此聲望更高。英當局封他為“甲必丹”勛銜,凡華僑事務都先由他處理。

急公好義

清末直隸(河北?。┌l生大水災,鄭景貴得悉災情,以他母親賴太夫人名義捐巨款賑災。此事感動了清廷,給他在增城的故里賜贈“急公好義”牌匾。

光緒十一年(1885)法國殖民軍犯我南疆,清政府告急。鄭景貴認為救國御侮人人有責,毅然捐助巨額軍餉。清政府為表彰他赤誠愛國,賜封他及其林氏夫人三代享受二品官銜榮譽。其族人及后裔在他家鄉建造“榮恩”石牌坊,橫批鐫刻“急公好義”四個大字并“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封旨。

鄭景貴每隔數年必回鄉省母,為了振興家鄉教育,他捐巨款建增江書院,廣置圖書,聘請名流講學任教。一面又建議朝廷給增城增加考秀才的名額,結果從咸豐七年開始年增2名,到同治年間又每年增加7名。他還特別捐助進庫冊金

廣東廣州最新名人

網站聲明: 本站《鄭景貴》由"久伴多久@"網友投稿,僅作為展示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盡快刪除。
欧美黄色美女影片,伊人一级毛片亚洲一级毛片,欧美va在线视频,丁香婷婷激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