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A10聯盟2023學年高三上11月段考地理試題
- 作者:花千骨づ
- 發布于:2023-11-17 17:03
- 來源: 網絡
- 我要留言
近期安徽的當地不少民眾,都在咨詢安徽A10聯盟2023學年高三上11月段考地理試題的相關內容,針對廣大群眾的這個咨詢需求,我們本地屋特地給大家整理了以下內容: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據《2023年暑期旅游市場監測報告》顯示,今年暑期國內旅游人數達18.39億人次,烏魯木齊成為旅游熱門目的地之一。圖1為合肥至烏魯木齊某航班線路及座位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該航班沿線可見雪山景觀,為更好的欣賞雪山景觀可選座位( )
A.31A B.31C C.31J D.31L
2.該航班正點抵達目的地時,太陽位于( )
A.東北
B.東南
C.西北
D.西南
3.一般從合肥去烏魯木齊的航班飛行用時和返航用時有明顯差異,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去時因白天交通擁堵,用時較長
B.去時受西北季風影響,用時較長
C.返程受高空西風影響,用時較短
D.返程受東南季風影響,用時較短
地磁暴是指太陽活動爆發時產生的電磁輻射到達地球引起地球大氣電離層強烈的電磁擾動現象。其強度用全球磁場指數(Kp指數)來衡量,通常,每隔三小時發布一次地球磁場活動情況,用數字0~9表示由弱到強,并分為弱、中、強三級。圖2示意2023年4月22日00:00—25日00:00全球磁場指數。據此完成4~5題。
4.產生這次強地磁暴的電磁輻射主要來自太陽的( )
A.光球層
B.日冕層
C.色球層
D.內部層
5.強地磁暴發生時給地球造成的危害主要是( )
A.破壞大氣層中的對流層,造成中高緯度地區旱澇加劇
B.危害野生動植物繁衍,直接導致野生生物多樣性減少
C.毀壞水利工程大壩結構,縮短水利工程大壩使用期限
D.干擾地球的短波通信,嚴重威脅在太空的宇航器安全
孟加拉灣地處印度洋東北部,其東北部海域是北印度洋表層海水年平均鹽度最低的海域。孟加拉灣夏季的降水量遠大于蒸發量,海表凈得到大量的淡水,但是表層鹽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升高。圖3示意孟加拉灣位置及其沿 7° 30'N斷面線平均鹽度和淡水輸運量的時間序列。據此完成6~7題。
6.孟加拉灣東北部海域表層海水年平均鹽度最低,主要是由于該海域( )
A.海岸較為曲折
B.地理緯度較高
C.海水溫度較低
D.入海徑流較多
7.推測導致孟加拉灣夏季表層海水鹽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平均氣溫升高
B.西南季風環流較強
C.沿岸徑流流量較大
D.灣內海水更新較慢
巖畫是指在巖穴、崖壁和獨立巖石上的彩繪、雕刻的總稱,反映了人類生產生活。中國是世界上發現巖畫最多的國家之一,主要分為北方巖畫、西南巖畫和東南巖畫。其中北方巖畫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藏等地區。賀蘭山是目前世界上數量最大、最集中的巖畫區,由于長期暴露于自然環境中,巖畫已部分崩解破碎。據此完成8~10題。
8.與中國巖畫分布密切相關的地理要素是( )
A.氣候
B.地貌
C.土壤
D.水源
9.不同地區的巖畫內容各有側重,北方地區巖畫常有( )
A.人物
B.水波紋
C.動物
D.船
10.導致賀蘭山巖畫崩解破碎的地質作用在其他地區也常見,下列選項中與之相近的是( )
A.黃山上的天然球形花崗巖
B.雅魯藏布江中的丹娘沙丘
C.云貴高原上的石林
D.新疆的雅丹地貌
戈壁是指地表布滿石塊的荒漠。當地表物質膨脹時,礫石被抬升,表層塵土隨之填滿下部空隙,因此荒漠礫石層一般呈現“上礫下土”的結構。黑戈壁是戈壁中受干旱氣候影響最充分的類型,礫石表面覆蓋有黑色物質。圖4為新疆某山前黑戈壁景觀。據此完成11~12題。
11.圖中黑戈壁景觀中淺色區域的成因是()
A.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
C.風力侵蝕
D.風力搬運
12.該地荒漠礫石層中礫石抬升明顯的季節是( )
①春季 ②夏季 ③秋季 ④冬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深圳市位于珠江口東岸,與香港相連,東南部為蓮花山脈,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深圳市所在地區海陸風明顯,但季節變化差異較大。圖5示意深圳市某年1月地面測站水平風變化,灰色陰影分別對應陸風時段與海風時段。據此完成13~14題。
13.該地區1月近地面初始海風形成時間明顯偏晚,其主要原因是()
A.日出較晚,太陽輻射偏弱
B.距海較近,空氣濕度偏大
C.地形較高,山阻效應較強
D.云層較厚,大氣逆輻射強
14.該地區1月海風、陸風平均風速差異明顯,這是由于該地區()
A.陸風風向復雜多變,風速大
B.海風盛行時間較短,風速小
C.冬季風逆向較強,海風風速小
D.夏季風控制較強,陸風風速大
月相是指天文學中對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小明同學有著寫日記的良好習慣,每天會把看到的事情記錄下來。圖6為小明同學2023年8月19日一則太陽和月亮升落日記及月相形成示意圖。據此完成15~16題。
15.推測小明8月19日看到的是()
A.蛾眉月
B.上弦月
C.滿月
D.凸月
16.小明8月19日白天能看到的這種月相()
①在農歷廿六或廿七
②位于太陽東面
③亮面朝向西方
④大約只有3個小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3道題,共52分)
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雷暴,是熱帶和溫帶地區常見的局地性強對流天氣,雷暴發生時可伴隨有雷擊、閃電、強風和強降水。每年全球因雷暴災害造成人員生命和財產損失不計其數。邯鄲市地處河北省南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中西部為太行山,東部為華北平原,地貌類型復雜多樣。邯鄲市平均年雷暴日達28.8天,因雷災導致的損失在逐年上升。
圖7示意20多年來邯鄲市雷暴年平均日數空間分布,圖8為雷暴日數月變化曲線圖。
(1)描述20多年來邯鄲市雷暴天氣年平均日數的空間分布特點。(4分)
(2)邯鄲市雷暴天氣集中在夏半年,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3)簡述雷暴災害損失逐年上升的原因,并指出防災減災的主要手段。(6分)
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近期某研究團隊,對1984~2021年間阿爾卑斯山衛星圖像研究發現,高山冰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正在由“白”變“綠”。并推斷未來隨著高山冰雪由“白”變“綠”,會進一步加劇變暖的趨勢,形成惡性循環。
圖9示意阿爾卑斯山自然帶的垂直分布。
(1)簡述阿爾卑斯山高山積雪冰川帶的主要生態意義。(6分)
(2)分析阿爾卑斯山由“白”變“綠”的主要原因。(6分)
(3)未來隨著阿爾卑斯山由“白”變“綠”,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變暖的趨勢,形成惡性循環。請用大氣受熱過程和整體性原理說明這一推斷。(6分)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冬格措納湖,原名托索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位于青海省布青山、布爾汗布達山之間的斷陷盆地內。冬格措納湖面積232.2km2,湖面平均海拔4090m。雖然湖區年降水量僅有300mm,年蒸發量高達1000mm,但冬格措納湖水量常年基本保持動態平衡。300萬年前托索河與香日德河發源于兩河間的分水嶺,300萬年后該地區多次發生較大的地殼斷裂活動,如今托索河已經成為香日德河的一個支流。
圖10示意冬格措納湖水系(圖中斷層構造線上的雙短線所在的地塊代表該地塊下降)。
(1)推測圖中300萬年前后托索河與香日德河的流向變遷。(6分)
(2)解釋托索河流向變遷的原因。(8分)
(3)冬格措納湖水量常年基本保持動態平衡,說明其原因。(4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
17.(16分)
(1)整體上空間分布不均,從西向東遞減或從東向西遞增;(2分)中西部山區年雷暴日較多,東部平原地區雷暴日較少。(2分)
(2)夏半年氣溫高,近地面和高空大氣之間對流旺盛;(2分)季風氣候區,夏半年水汽充足,水汽上升過程中凝結釋放潛熱,加劇對流;(2分)區域內地形復雜,局部地區增溫明顯,對流旺盛。(地形抬升加劇雷暴,可酌情給分)(2分)
(3)原因:該地隨著城市化發展,人口密度增大,經濟發展水平提高,雷暴造成的損失增加;全球氣候變化,雷暴天氣頻次增加,損失增加。(2分)
手段:災害監測;災害防御;災害救援與救助;災后恢復。(4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18.(18分)
(1)高山冰雪能夠反射太陽輻射,減緩全球氣候變暖;(2分)高山冰雪融水為河流補給水源,具有調節河川流量的作用;(2分)高山冰雪融水是雪線以下山地土壤水分的重要來源,滿足山地植被生長需要,維護生物多樣性(山地生態系統)等。(2分)
(2)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高海拔冰雪區滿足了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熱量;(2分)高海拔地區大量冰雪消融,水分條件改善,滿足了植被生長所需要的水分;(2分)雪線上移,原冰雪覆蓋地區因水熱條件變好,促進土壤發育,利于植被生長。(2分)
(3)由“白”變“綠”,冰雪面積的不斷縮小,造成冰雪反射太陽輻射減少;(2分)植被增加,地表吸收太陽輻射增多,地面溫度升高,地面輻射增強,氣溫升高;(2分)植被增加,蒸騰作用增強,水汽增加,保溫作用增強;(2分)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19.(18分)
(1)300萬年前托索河自西北流向東南,注入托索湖(冬格措納湖);(2分)300萬年前香日德河自東南流向西北。(2分)300萬年后托索河與香日德河流向相同,均由東南流向西北。(2分)
(2)300萬年前托索河與香日德河均發源于兩河之間的分水嶺,托索河自西北流向東南,香日德河自東南流向西北;(2分)300萬年后地殼構造活動頻繁,分水嶺破碎;(2分)香日德河和托索河均沿斷裂帶不斷溯源侵蝕切穿分水嶺;(2分)香日德河襲奪了托索河,托索河由東南流向西北,托索河成為香日德河支流。(2分)
(3)該湖的補給類型多,有大氣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補給,流域面積廣,補給量大;(2分)流域內以山地為主,水流的匯集速度快,蒸發較少,所以使得湖水水量常年基本保持著動態平衡。(2分)
非常感謝您訪問本地屋,我們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安徽A10聯盟2023學年高三上11月段考地理試題的相關內容。
您可能感興趣
- 網站聲明: 本站《安徽A10聯盟2023學年高三上11月段考地理試題》由"花千骨づ"網友投稿,僅作為展示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