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高三一模語文作文12篇標桿點評(2023)
- 作者:微信網名
- 發布于:2023-03-28 11:01
- 來源: 網絡
- 我要留言
廣州2023屆高三一模作文怎么樣得高分?相信這是不少考生關心的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12篇作文樣卷及點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廣州2023屆高三一模作文材料閱讀
《孫子兵法》中說:“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彼芷?,可見“勢”的力量巨大。合乎“勢”,順勢而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舉步維艱;因而,人們要正確地認識“勢”,靈活地把握“勢”。面對不同的局面,有的人蓄勢待發,有的人謀勢而動,有的人乘勢而上。
請結合材料,聯系現實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廣州2023屆高三一模作文樣卷及點評
1 號文:
本文屬于論述類一等文。
文章開篇,先將材料中“漂石”之勢與當下全球之勢對舉, 順勢發問:“吾儕新青年當如何”,繼而提出中心論點:辨清“勢”而知所向, 乘“勢”上而知所為。由古而今,入題直捷自然, 巧妙設問,回答擲地有聲。
接下來,文章從認識“勢”、把握“勢”和青年的認知思考三個方面,層遞展開論述。文章二、三段, 談正確認識“勢”的重要性和方法。先列舉對“勢”錯誤認識的兩種常見形式,并分析其失敗的原因。再以流水為喻,討論“順勢”與“逆勢”的不同結果, 總結出“從事件的走向”判斷時代趨勢的方法。(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正反辯證,邏輯嚴密;論述過程,次序井然。文章四、五段, 談把握“勢”的方法及其關鍵。先指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把握“勢”的關鍵,再以莊子、勾踐為例論“蓄勢待發”,舉班超、周邦彥、華盛頓和紅軍的事跡談“謀勢而動”。從“待勢為己用”到“假物”造勢, 既討論了“不同局勢下”把握“勢”的方法,也為下文重點論述“乘勢而上”蓄勢。
文章弟六段,在前文的基礎上談認識和思考:當下的“勢”是什么?青年應如何把握“勢”?
先談時代大勢,“風正勁, 帆高懸”;再論青年當“乘勢滄浪巔”,以飽含激情的語言贊美“中國之水,必將濤濤而下”的輝煌前景。
文章結尾呼吁青年們當“順勢而上”,追求理想。
全文以“乘勢而上”為主線串聯起三個層次, 重點突出, 構思精巧。尤為可貴的是,這篇考場作文, 能在準確解讀作文材料的前提下融匯整合, 敢于突破窠臼,并沒有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而是站在青年的立場上, 對時代大勢以及“乘勢而上”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使得考場議論文有了論述的真正價值。故內容判為一類上。
文章論證方法多樣, 句式整散結合, 情感充沛,氣勢高蹈。故語言判為一類上。
文章的第三個層次論證稍弱,或因考場時間緊迫, 結尾略顯乏力。
發展等級打在“深刻”。
19+19+20=58
2 號文:
本文屬議論類一等文。
開篇簡潔、明快, 在簡單援引材料、界定概念、論及作用后, 順勢提出“我們當把握時代大勢,奏響時代強音”的中心論點。這一段語意繁密且有條不紊,節奏徐疾相當。
第二段談對“勢”的認識。先結合材料拋出觀點“我們應當正確地認識勢, 以避開逆勢盲行的泥淖, 為我們的行動提供正確參考與方向”,然后從正反對比的角度, 援引事例強調“正確地認識勢實為萬事開頭之基”。舉例細節到位,語段論述有力。(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第三段緊承上文,從如何把握“勢”的角度發表看法。先提出“靈活地把握勢是我們實踐落實的關鍵”,再以黨在不同時期科學、精準地把握識“勢”進而帶領人民富強、促進社會發展為例, 有效地論證了把握“勢”的重要。
第四段, 考生“思接千載”,情思翻涌, 站在歷史與現實的高度進一步強調了“蓄勢”“謀勢”等具體把握實踐“勢”的重要, 并寄語青年“當順勢而為、乘勢而上, 奏響盛世強音”。結尾再次重申觀點,“中國定能順時代大勢, 奏響發展強音”。
本文的成功之處在于:(1)審題精準, 能從認識“勢”、把握“勢”這兩個角度精準地厘清材料層次、捕捉材料核心含意,并以之為觀點展開寫作;(2)議論文寫作能力扎實出色,無論是觀點的提出, 思路的鋪陳、推進還是細節的闡釋, 語言的準確、形象,俱有可觀可賞之處;(3) 構思巧妙,本文在舉例論證中出色地完成了“聯系現實”這一寫作指令,兼具宏觀思考與微觀感悟, 與常見的泛泛而談迥然不同。
不足之處在于個別詞語表達稍顯生硬,如“深挖具體”“抗擊日軍謀勢”等;第四段“吾輩青年”的論述稍顯簡略而“回首過去”又略微冗長了點。
發展等級打在“深刻”“有文采”。
18+19+19=56
3 號文:
本文屬議論類一等文。
文章開篇總括材料, 由水石而至人生,準確鮮明地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段闡釋勢的作用。此段從正反兩方面分析順勢和逆勢的影響, 詳寫順勢,用“錢學森、顏寧”等較為豐富的例證闡明了“順時勢則可以施展抱負, 書寫溢彩華章”的道理。(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略寫逆勢,承前文點到即止,進而提出應如何順勢乘勢的問題。
第三、四兩段論說乘勢而上的兩個必要條件:“蓄勢待發、韜光養晦”、“審察時局、謀勢而動”。
兩個段落都以“提出論點——簡要闡釋——舉例分析——得出結論”的路徑展開。觀點表述準確, 例證與觀點之間較為貼合,語言簡練, 結構清晰。
第五段富有現實意義,指明當下的各種可乘之勢, 鼓勵青少年蓄勢、謀勢、乘勢而上。
在現實這一層面上再一次準確深化文章觀點。
第六段回扣材料,照應標題。
這篇文章對“勢”這一概念和價值意義把握準確, 對“蓄勢、謀勢、乘勢”三者關系的認知較為清晰, 能聯系現實, 呈現寫作價值。文章基本順著材料敘述的層次展開論述, 中規中矩。
發展等級打在“豐富”。
18+18+18=54
4 號文:
本文屬議論類一等文。
文章第一段以天下之勢、中國之勢作為切入點, 巧妙界定“勢”的含義,進而提出“中國青年要‘知勢之力’‘順勢而為’‘用勢’而為”的觀點,“知勢”到“順勢”、再到“用勢”,扣題精當, 點題巧妙,言簡意賅且邏輯嚴密。
第二段以“知勢”作為寫作重點,聯系材料詮釋“勢”的含義, 以水流之勢喻指中國發展之勢、民族復興之勢, 強調中國青年應當平視世界, 利用當前大好形勢勇于擔當,奮發有為。本段聯系現實, 以“知勢”為基, 以“青年擔當”為核心觀點,視野開闊,格局高遠。
第三段由“知勢之力”轉入論證“順勢而為”,重點論證“順勢而為”的意義,并舉楊
倩和李子柒兩個例子作為論據證明觀點。本段后半部分緊扣材料著眼反面論證, 提出了“逆勢而為,則步步倒退”的觀點, 以方仲永和晚清政府的例子來反向證明“順勢而為”之重要作用。(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本段結尾處照應文段開頭,再次強調要“正確認識”“靈活把握”“順勢而為”,文脈清晰, 文氣順暢。本段采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方式, 有說服力, 效果好。
第四段再進一層,由“順勢”轉到“用勢”,重點論證青年人如何在新時代利用大好形勢開創新局面,作者認為外在條件已備前提下,更重要的是發揮主觀能動性,“挺膺擔當,順勢而為”,成就大業。作者聯系高三學生身份,指出當下策略:蓄勢待發、謀勢而動、乘勢而上,實現建功新時代的宏愿。本段充分體現了寫作者主體意識、現實意識、家國情懷。
文章結尾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呼告中國青年要“把握正向,順應大勢”,在“順勢而為”中“奏響時代最強音”,一氣呵成,氣勢磅礴, 情真理切, 有表現力,有感染力。
這篇文章圍繞“勢”這一核心論題, 從“知勢”到“用勢”等角度切入,充分論證了當代青年如何借助于有利形勢,奮發新時代,建功新時代的論點。文章觀點鮮明,中心聚焦,思路嚴謹, 綜合運用多種論證方法, 論證有說服力。
文章不足之處在于:部分論據如“楊倩、方仲永”等例子使用不當,倒數第二段筆力偏弱,不夠雄健, 與“大勢”不夠諧調。
發展等級打在“深刻”。
17+17+18=52
5 號文:
本文屬論述類一等文。
文章開篇引用材料中《孫子兵法》所指出的“勢”之力量巨大這一核心概念,順勢提出中心論點:“作為青少年, 我們要合乎勢, 蓄勢待發,謀勢而動, 乘勢而上,方能順勢而為,赴時代之所趨?!遍_門見山,明確身份,簡潔有力。
第二段緊承開頭,對中心論點作具體的闡釋, 并指出“人生和社會發展也是如此”,引出下文的分析論證。銜接自然。
第三段分析“蓄勢待發是謀勢而動的基礎”,界定“蓄勢”為“知識的積累”,比較準確。
接著舉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示例論證觀點。分析事例后總結“由此觀之, 蓄勢待發時積累的知識,為后續謀勢而動的重要意義”,與本段首句呼應,分析論證的邏輯清晰。
第四段再進一層,指出“謀勢而動,摸索時代機遇以更好的乘勢而上”。(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接著從反面展開分析,突出謀勢而動、抓住機遇對于乘勢而上的重要性。接著結合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人民謀勢而動所取得的成就來證明觀點, 并反面假設突出強調謀勢而動的重要意義。
第五段總結三、四段,強調蓄勢而發和謀勢而動必須有機結合,方能發揮最大作用。
結尾兩段結合現實, 談把握“勢”的重要意義:在蓄勢待發, 進入社會后謀勢而動,成就自我,乘勢而上,為祖國繁榮貢獻力量。最后總結全文,以充滿激情的語言,號召青年“悟順勢之哲理,赴時代之所趨”,呼應開頭和標題, 結構完整。
這篇文章圍繞“勢”之作用和如何把握“勢”這一核心展開層層深入的分析論證, 條理清晰, 結構工整。靈活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格局高遠,心系家國, 視野開闊,直指時代。
存在問題是, 文章論據的類型略顯單一,個別語句不夠順暢?!熬蚱稹睉獮椤搬绕稹?,錯別字扣 1 分。
發展等級打在“深刻”。
評分:
17+17+17=51-1=50
6號文:
本文屬論述類一等文。
本文以“乘水之勢可使堅石飄于流上,乘風之勢可使大鵬直登九云之巔”開篇, 緊扣材料核心概念, 提出“是以今之眾人, 必先銘記大局之勢, 認識局勢, 蓄自身勢, 方能把控大勢,乘勢而上”的中心論點,審題準確, 立意符合題意。
緊接著從三個角度分析論證。一、“認識局勢是一切事業成就的先決條件?!秉c出順勢而為,應是將時勢與自身之勢相結合,有見地。正反對比論證,有說服力。二、“自身蓄勢是成就事業的主干力量?!边M一步指出認識局勢的同時要蓄滿自身之勢,點出了乘勢而為的具體做法,有較深入的思考。(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三、“有了對勢的準確把握和自身的蓄勢之力,新時代要求人們在不同的局面下靈活的把握‘勢’,在風云莫測的時代命題以自身之勢創最大優勢, 獲時代的最優解?!蹦芙Y合時代分析二者關系, 言之有物。三個主體段落有思考有見地,并能聯系現實分析, 體現出較強的思辨性和思維能力。
結尾總結全篇, 多用短句,簡潔有力。
全文結構完整, 文脈清晰,層層遞進。事例豐富、典型, 敘例析例都能緊扣分論點。論證方法多樣,論證充分, 增強了說服力。表達通順。
可惜本文不足之處也不少。對勢的認識不夠準確,如“勢是一種自然給予人力的附加力量”。個別語句表達不夠嚴謹,第一個分論點太絕對,又如“勢存在于世間萬物中, 以永恒的能量驅動毫米的發展”。第四段論證僅停留在要積蓄個人力量層面,稍顯淺薄。
發展等級打在“豐富”。
16+16+16=48
7 號文:
本文屬論述類二等文。
本文開篇第一段,引入一個“航海把握舵的方向”作為喻體,從而提出要正確認識“勢”,乍看似乎合理,但在本作文題材料指向邏輯上來看,將“勢”完全解讀為“方向”并不準確。
作為材料中并未出現的“舵”,貿然引入第一段,有另起爐灶之嫌。
第二段提出“勢”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嘗試進行核心概念的界定,但表述不嚴謹。讓人“舉步維艱”的并不是 “挑戰”本身,而是人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做到 “順勢而為”。
第三段以 “蓄勢待發如同厚積薄發”為分論點,體現出思辨性。蓄勢待發的“勢”與乘勢而上的“勢”不同,前者是指內部的實力與能力,要求厚積能量,方可一朝爆發;后者是指外部的時機或局勢成熟時, 要把握機遇,贏得勝利。(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但接下來的論證中, 曹雪芹“在黑暗大環境中守住清白創作紅樓夢”這一論據并不能用來論證如何“蓄勢待發”,略微顯得牽強。
第四段分論點“謀勢而動就是隨時準備乘勢而上”,混淆了材料中提及的兩種不同做法。
進而用蘇炳添的素材,試圖論證“謀勢而動”與“乘勢而上”兩種做法,但論證中心不夠集中,且論點與論據有失同質化, 論證過程顯得有些乏力空洞。
第五段用樊錦詩的例子論證“乘勢而上”,比較出彩, 談到了世界潮流與機遇,也談及了準備充分這一條件,漸入佳境。
結束段凝練有力,體現了身份意識與時代意識。
本文能提及“認識勢”和“把握勢”兩方面, 但對概念的界定有偏差, 論據的使用不準確。
發展等級打在“較豐富”。
評分:
15+15+15=45
8 號文:
本文屬論述類二等文。
文章開頭從材料進入,準確地指出我們要認識勢,把握勢,隨后乘勢而上。
第二段提出其分論點 “能夠把握勢而無法正確認識勢,只會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重點結合“認識勢”分析如何把握勢。(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在論述的過程中舉古今事例正反論證,盡管對“勢”的界定有偏差,分論點與論證沒有完全契合,但是論證中對材料的兩層含義的把握基本到位,論證相對充分。
第三段提出分論點“正確認識勢而無法把握勢,則萬事皆休”,通過短板原理分析“為什么要把握勢”,而非“如何把握勢”,與材料內容關系不大。
第四段分析“認識勢”和“把握勢”的關系, 重申了第二、三段的分論點, 沒有做深入論證。
第五段從“我們青少年”的角度簡短總結,回扣材料內容。
文章結構完整, 對材料的理解比較準確, 語言相對流暢。
本文最大的問題在于,有一半的主體內容與材料核心內容沒有關聯,且分論點成為文本架構的擺設,與論證內容契合度不高。
發展等級打在“較豐富”。
14+14+14=42
9號文:
本文屬論述類二等文。
文章開頭從材料進入,指出對“勢”的理解:“它可以是機遇, 也可以是時代潮流?!钡诙翁岢龇终擖c一“順勢而為, 事半功倍”。舉出“逆風跑步”和“陳涉起義”兩個例子, 論證了“順勢”的重要性。第三段提出分論點二“逆勢而行, 舉步維艱”。(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舉了“二極管通電”和“抗擊外國列強侵略”兩個例子,其中第二個例子由于分析不當, 導致本段的內容變成了論“逆勢而行”的重要性,論據與分論點脫節。第四段本想談靈活把握“勢”的問題,但由于舉例牽強, 沒有起到應有的論證效果。
第五段聯系現實,號召當代青年,迎難而上、逆勢而行, 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文章結構完整,語言較流暢。能點到認識“勢”和把握“勢”,但分析不到位,例子牽強, 最大的問題在于,文章的三、四、五段由于對當下之“勢”把握不準、詞不達意, 內容變成了論“逆勢而行”的重要性,與材料的解讀有偏差。
發展等級打在“較豐富”。
13+13+13=39
10 號文:
本文屬論述類二等文。
第一段引用材料提出觀點,寫機遇的重要作用,立論偏離了材料中心。
第二段以李子柒利用網絡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以及網絡主播帶貨推動鄉村經濟為論據,論證要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本段論證中對“勢”的理解不夠準確,論證游離。
第三段以張藝謀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融入中國二十四節氣,傳播中國文化為例,論證要把握機遇。
第四段寫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 讓山中的女孩有機會走出大山。這兩段論述脫離了材料內容,與材料無關。
最后一段總結觀點, 再次強調抓住機遇的重要性,關聯材料中的“蓄勢待發”。
整篇作文有提及材料,圍繞材料中的一個詞語“順勢而上”展開論述。但論述的主要部分中, 僅有第二段的論證能直接關聯材料內容,其他段落與材料內容關聯不大。在論證“乘勢”的重要性時,將“機遇”等同于 “勢”,未能準確理解“勢”的內涵。
發展等級打在“較豐富”。
12+12+12=36
11 號文:
本文屬論述類二等文。
文章開頭提及了材料“順勢”,提出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勢”。
第二段提出分論點“人不可能一輩子只有順勢,勇敢的是在逆勢中不被打倒”。
第三段提出分論點“在順勢到來之前要做好準備”。
第四、五段提出分論點“順勢到來之后還需要調整心態”。
第六段是一個簡短的總結,沒有回應引導語“聯系現實”的要求。
文章結構完整,語言流暢。(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最大的問題在于, 僅分析了材料第二層次中的“順勢”,沒有全面分析材料。并且對關鍵詞語理解有誤, 將動賓短語“順勢”順應形勢之意理解成了偏正短語“順利的形勢”,文章主體部分較大篇幅的內容都與材料沒有關聯。
發展等級打在“較豐富”。
11+12+11=34
12 號文:
本文屬論述類三類文
本文只在開頭提及材料, 主體部分論述與材料含意偏離。
第一段摘抄材料得出,“在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局面,就會有不同的勢,其辦法也不同”,認為“哪個辦法最中肯, 需要我們在不同的情況下思考”的觀點。開頭有提及材料,但對材料解讀錯誤。
主體段落論述時,先舉馬化騰的例子闡述“在他當時的情況下所能做出的不同解決辦法”強調要“在不同的情況下思考”,屬于完全偏離材料的含意,雖然提及“出現了不同的’勢’擺在馬化騰面前”的“勢”這個關鍵詞, 但并沒有對“勢”進行解讀, 僅僅是硬套。(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第三段舉出“咸魚”平臺的買賣“顯卡”的例子闡述“其中有不同的方法進行應對”,得出“其‘勢’包括為立馬購買”也是不符合材料對“勢”的理解。
結尾也是簡單抄材料“不同的局面下有不同的‘勢’選擇,應選思考后再做出行動”的結論, 完全偏離題意。
9+8+9=26
您可能感興趣
- 網站聲明: 本站《廣州高三一模語文作文12篇標桿點評(2023)》由"微信網名"網友投稿,僅作為展示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盡快刪除。